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和欢迎。但即使是微创,往往也需要在胸/腹壁上切3个及以上的切口。多一个切口就意味着多一份创伤,对于一些仅是辅助功能的戳孔,比如牵引、暴露,用磁力来代替,不仅可以免去过多的体表切口,而且还能够实现多方向灵活牵拉暴露,避免了单孔腔镜手术中的“筷子效应”,使得手术暴露更加方便,更利于术者镜下操作。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吕毅教授带领的磁外科研究团队,开展了国内首例磁锚定技术辅助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利用磁锚定技术使大部分单位采用的2孔或3孔手术减少1个孔,使部分单位可以开展的单孔手术切口更小,减少手术中器械的相互干扰,减小患者创伤,同时降低外科手术瘢痕对体表美观带来的影响。
吕毅教授经过多年的基础和动物研究,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肝胆外科的磁外科团队研发出系列可以在临床上使用的磁牵引器械,代替腔镜手术中辅助切口作用的技术。首先将磁锚定器械经戳孔置入体内,将其固定到需要牵引的组织上,根据磁铁南北极相互吸引的原理,通过体外的磁铁来调节体内磁铁的活动,从而达到暴露、牵引的目的。应用这一技术,原本需要3孔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在只要2孔就能完成。复杂的肺叶、肺段切除,磁牵引能够减少1-2孔。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常常需要稳定抬起肝脏从而进行解剖游离,磁牵引不但可以减少腹壁戳孔,而且还能够提供稳定的术野暴露,使得手术进行更加流畅。未来,磁牵引技术将能够辅助所有的腔镜手术,减少创伤,促进快速康复。
截至目前,磁外科研究团队联合胸外科、肝胆外科已相继开展了8例国内首创磁牵引超微创腔镜手术。
(信息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